近年来,岳西法院店前法庭按照上级法院有关要求,践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积极融入党委领导基层治理工作大格局,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,扎实推进诉源治理。
一是坚持人民至上。岳西法院店前法庭坚持人民调解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,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智能的调解服务。全面应用线上“云调解”。店前法庭地处岳西县西南片,在外务工人员偏多,为方便无法出庭当事人参与诉讼,店前法庭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全面应用线上“云调解”,便民利民。截至目前,线上办案率达95%以上。推行“夜间法庭”。充分发挥全员驻庭的优势,经常将庭审时间调整到当事人下班后,方便当事人,满足群众新需求。实行“调立审执”一体。率先实行派驻执行团队负责本庭辖区民商事案件直接执行工作机制,将前端的调、立、审与末端的执行相融合,节省当事人时间和精力,真正实现案结事了,群众反映好。设立“法庭联系点”。下沉基层办案,在明堂山、天峡4A级景区设立“旅游纠纷调解室”,在河图镇森林公安派出所设立“特邀调解员岳玺工作室”、在白帽镇司法所和冶溪镇警务室设立“法庭联系点”、在古坊乡前进村村委会设立“胡剑峰法官工作室”,打造“老百姓家门口法庭”,打通诉讼便民“最后一公里”,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,实现诉讼服务辖区内全覆盖,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。
二是坚持预防为主。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,引导基层群众优先选择人民调解等非诉讼方式,夯实诉源治理,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、化解在诉前。实行“免费”为主的诉前调解模式。率先将陪审员、特邀人民调解员、人民调解员“三员”身份“合体”,开启以“诉前调解+司法确认”为主的“免费”诉前调解模式。2022年共审结确认调解协议案件86件,涉案标的达300万余元,为涉案当事人节省了4万余元的诉讼费用;今年继续加大诉前调力度,2023年1-9月已审结该类案件100件,涉案标的达398万元。实行分层递进集中调解法。根据案件调解难易度,实行“调解员前期线上线下调解+书记员中期线上跟进确认再调解+后期法官参与集中调解”的三步分层递进式集中调解法,改变调解员“单打独斗”的模式,为矛盾纠纷化解“提档增速”。实行“一村一网格调解员”制度。利用网格调解员人缘广、地域熟、民情通、信息灵的优势,协助法院查人找物,配合特邀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,协助普法,从源头上减少诉讼纠纷,接近与群众距离,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,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诉无讼转变。
三是坚持协调联动。加强资源统筹,广泛引导和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,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分流、及时调处、形成合力。建立基层组织常态化沟通机制。定期召开辖区内平安共建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席会,搭建与当地党委、政府,司法所、妇联等单位部门常态化沟通平台,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工作大格局。建立青年干警联系乡镇制度和定期联系企业制度。搭建矛盾纠纷化解“直通车”平台,全流程指导矛盾纠纷化解。通过电话和走访的形式,定期听取企业诉求和建议,送法进企业,优化营商环境。建立服务保障旅游大局机制。定期召开旅游法治宣传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会议,定期派员入驻景区调解旅游纠纷、开展法治宣传,为生态旅游保驾护航。建立基层治理单位联动巡回办案机制。与辖区驻地派出所(警务室)、司法所、村等各基层治理单位全面对接联动,邀请参与协助共同化解矛盾纠纷,推广进乡村巡回调解审理。2022年联动调解各类案件30余件,开展进乡村巡回调解20余次。2023年上半年,联动调解10余件,开展巡回调解、审判20余次。定期指导乡村开展“无讼村”创建试点工作,示范引领、以点带面,共建无讼少讼村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