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预报: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/ 法院新闻 / 文字新闻
巧用“预执行” 高效化解涉企纠纷
作者: 储欣雨 曹丁  信息来源: 原创  发布时间:2023-11-09 浏览次数:1237 [关闭此页 打印此页]

  近日,岳西法院巧妙运用“预执行”机制,在执行立案审查阶段,顺利化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。

微信图片_20231109174434.jpg

  据悉,申请执行人王某亮有购车需求,为方便省事,来到其亲戚购车门店拟购买一款新车。事实上,该处原汽车销售公司已经停止营业。目前,此门面由另一家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租赁使用,王某并不知情。交谈过程中,王某与该公司接待人员张某就某款汽车达成买卖合同。随后,王某分三次共计转账11万元至张某账户。张某收到购车款后,并未将其汇至公司账户,而是保留在个人账户上。后,张某因参与网络刷单,该款全部被骗,购车计划因此延误。为平息事端,张某丈夫王某炉向王某亮出具11万元欠条,并表示五个月内还清。王某炉在还款1万元后,未再偿还。王某因索要无果,故诉至法院。法院依法判决,解除购车合同,该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购车款10万元、王某炉对该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10万元支付义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。

  判决生效后,王某亮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执行干警审查执行材料后,发现此案件可通过“预执行”的方式进行解决。于是,第一时间约谈双方到庭。执行法官当庭向该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储某送达了《预执通知书》、《执行风险提示》,向储某说明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规定义务的法律后果,认真分析及时履行对企业经营的好处。考虑到公司发展,经过沟通,储某同意当庭履行完毕,表示该笔购车款会寻求其他法律途径向王某炉进行追偿。

  该案中,因企业有关人员管理不善,致使公司陷入诉讼风波,影响企业正常经营。通过“预执行”的方式,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,有效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,实现案结事了,最大限度减小对被执行人负面影响。

  近年来,岳西法院通过企业信用修复、“执转破”、开具自动履行证明等多种方式,妥善化解涉企纠纷,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。(储欣雨  曹丁)

徐杨到田头调研村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

【向阳花法官工作室】宪法宣传进校园,“宪”学“宪”用